招牌
官網導航
文章中心
挑選蠶絲被應看好蠶絲含量
2013年12月10日
新被褥由于蠶絲被保暖而且蓋起來較輕,比起棉花被更受市民們的青睞。近日,有市民反映,商場里的被子種類五花八門,不僅價格相差很多,而且多冠以“多功能、高科技”的美名,選購時讓人一頭霧水。有關專家提醒市民,買被時要特別留意蠶絲含量。
昨日,記者走訪了多家賣場,發現不同品牌的蠶絲被價格差距很大。在華巖路一家商場,一款單人被的售價為388元。售貨員介紹說:“這款被子剛上架,平均每天都賣出五六床。是真正的蠶絲被,現在是促銷價。”雖然售貨員連稱“真正的蠶絲被”,但記者在其合格證上看到,其填充物中30%為蠶絲,其余70%為滌綸纖維。而在一些大型商場內,蠶絲被的售價均在4000元以上。除了價格讓消費者摸不準,各種“概念”也讓消費者一頭霧水, “金桑蠶絲被”“蠶絲棉被”“鵝絨蠶絲被”“蠶絲潤膚被”等名詞層出不窮。在同一賣家,這些擁有“豪華版”名稱的蠶絲被也因此而身價倍增。在一家床上用品商鋪,針對一床“蠶絲潤膚被”要比普通蠶絲被貴一倍的情況,店家解釋為:“這里面的蠶絲不一樣,都是最優質的,更細滑,與皮膚接觸能起到潤膚的作用。”然而,記者仔細查看,發現有的標簽上表明其蠶絲含量僅為10%~30%,其他均為棉、滌綸纖維等填充物。
據了解,我國目前實施的《蠶絲被國家標準》明確規定,蠶絲含量為100%的為純蠶絲被,蠶絲含量達到50%及以上的為混合蠶絲被,蠶絲含量達不到50%的不能稱為蠶絲被。
此外,該標準還根據蠶絲含量和填充物的品質把蠶絲被分為“優等品”“一等品”和“合格品”三個等級。專家提醒,由“概念”造成的價格差異多為“炒作”,市民在商場和超市選購蠶絲被時,不要為花哨的品名所迷惑,應多留意商品的成分標注。另外,不要認為價格高的被子就一定好,要選擇適合自己的。
來源:湛江半島絲綢制品有限公司